幼師如何引導幼兒“告狀”行為
發布時間:2019-09-29 14:35:23 已幫助:1206人 來源:北京百志誠教育
在幼兒園的教學生活中,老師們最常見的問題大概就是小孩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告狀”,每每遇到這類問題老師們都比較頭疼,也是教育最容易犯錯的時候,那么老師在聽到小朋友“告狀”后,究竟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呢?小編為大家找來了具體的內容介紹,一起來了解下吧。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找來大幼師引導幼兒“告狀”行為的正確方法介紹,有從事幼師行業的人員可以來做個相關的學習了解,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想要學習更多相關的知識可以繼續關注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后續文章更新,北京百志誠教育專注0-6歲學前教育,為學員設置幼教資格證培訓班,歡迎有需要的學員咨詢了解。
在了解事實后,老師應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若是有理的“告狀”,一定要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養成正確的是非判斷能力;若是其他類型的告狀,則需要耐心地與孩子溝通,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
當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時,老師要孩子換位思考,并借此機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可以問問告狀的孩子:“你覺得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通過引導孩子主動思考,幫助他們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告狀時,應盡量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否則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還會助長孩子只看別人缺點、不看別人優點、搬弄是非等壞習慣。
當孩子了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后,就不會動不動就向老師告狀了,這對他將來面對困難、獨立解決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教師敷衍甚至不管的態度,可能會導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時的解決,更會混淆孩子的是非觀,挫傷孩子的正義感。但若一味“支持”、“鼓勵”孩子的告狀,那么不僅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總是得不到發展,還會影響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
相信只要老師能更加耐心、細心地對待孩子,在解決問題這方面孩子會成長地非常快。
盡管有時候孩子們的告狀行為不符合大人的價值觀念,但老師們一定要積極引導孩子,鼓勵他們主動交流和表達。老師要做的,是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不是生硬地評價是非。
無論如何,讓孩子感到被重視、體驗到快樂很重要,這樣他們會更樂于交流,在交流中,經過合適的疏導,他們會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良好的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模式。
兒童教育心理學或發展心理學認為,成長是一個過程,因為幾件小事就把孩子判斷為好孩子或壞孩子,這是不對的。行為有好壞之分,但是,孩子沒有好壞之分,絕對不能因為孩子做得不夠好,就把他劃進壞孩子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