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學校國際部學校介紹about
北京十一學校國際部介紹
北京十一學校于1992年提出并實行“國有民辦”辦學體制改革,自此,學校得到快速發展,成為師資力量雄厚、環境設施、辦學質量優秀的現代化學校,享譽京城內外。
北京十一學校國際部設4個項目部,即外國學生項目部、中英合作A level項目部、中美合作AP項目部和國際交流項目部。近年來,國際部在全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獲得飛速而穩健的發展,從起初的6名外國學生發展到今天來自中國與其他8個國家和地區的418名學生,教師人數也從創建之初的3名發展至今天的近80人,其中外籍教師41人。
現有特級教師26人,正高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191人,來自北大、清華、中科院等名校的中方博士90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113人次,來自劍橋、哥倫比亞、倫敦大學學院等世界名校的77名外籍教師。此外,學校建立了由中科院、北大、清華、北師大等科研院所的專家組成的教師成長指導團隊。
構建適合每一位學生個性發展的可選擇的課程體系
學校通過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校本化,構建了一套分層、分類、綜合、特需的課程體系。括334門學科課程、26門綜合實踐課程、145個職業考察課程、172個社團、828個學生管理崗位,學生自由選擇,程度地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
學校還相繼開設了中英合作項目(A-Level)、中美合作項目(AP)、國際文憑組織合作項目(IB)三個國際課程,將國外課程先進的理念和優質的資源引入我校的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選擇。
打造學科教室,全面實施選課走班
通過選課,每位學生形成了自己的課表,到不同的學科教室上課,在不同的教學班之間流動,通過走班上課,有選擇的課程體系落實到每一個學習過程,學生的課程選擇權真正變為現實。
傳統的行政班轉變為教學班,教室從單一功能轉變更符合學科特點的學科教室需要承載更多的教育功能。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建立了電子工程、粒子物理、納米材料、水資源分析、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等高端實驗室。
創新學制,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為了給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我們實施了“大小學段制”。每個學期分兩個大學段和一個小學段,大學段主要進行統一課程的集中學習,兩個大學段之間的小學段,為期2周,不安排統一的學習內容,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自主學習規劃,既可以到校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到校外社會和實驗基地進行實地體驗學習等等。小學段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和提升。
建立科學多元的評價與診斷體系
多樣化的可選擇的課程實施,必然需要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過程性評價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學習過程,隨時隨地的記錄和反饋,便于學生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和學習狀態,成為學生學習動力的推動器,也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評價體系變革中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學業診斷。我們把考試轉變為診斷,通過診斷分析,幫助學生查找問題,為改進教與學提供服務。同時,個性化的學生學業診斷與考試評價分析系統,借助網絡平臺和數據分析工具,也提供每一位學生不同角度的學業發展信息,為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規劃提供服務。
構建全員育人、自主管理的教育網絡
隨著選課走班的實施,原來的班主任管理模式被打破,面對擁有了自主選擇權、獨立人格和獨立思想日漸凸顯,我們逐漸建立起全員育人、自主管理的教育網絡。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行政班和班主任的消失,任課教師的教育和管理的責任大大增加。每一位教師從學科教學走向了學科教育,他們不僅要負責學科的教學,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情緒和人際交往。當每一位教師都是教育者,學校就實現了全員育人。
全員育人還與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結合起來,構成一張和諧的網絡。按照“評優體系引導+基本行為規范為底線”的思路,我們改革了評優體系,讓具有不同潛質和能力、特長的學生展露出來,發揮優秀學生正能量的引領作用。同時,我們出臺了“學生在校基本行為規范”,每一位學生都必須學習并認真遵守。
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學生狀態、教師情態和學校形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是課程的適切度有了明顯提高。二是學生的自我負責的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主發展的愿望和能力日漸增強。三是同伴關系、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四是資源服務于學生,學校整體狀況得到絕大部分學生的高度認可。五是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被激發出來,并逐漸具有了獨立人格和獨立思想。
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民主管理先進學校、全國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先進學校、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北京市德育先進集體、北京市藝術教育金帆獎、北京市電化教育先進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等,并成為國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等10余個單位各級各類教育課題項目的實驗學校。學校先后被評為“北京市影響力的中學”、“市民滿意度最高的中學”、“畢業生競爭力的中學”。學校黨組織2011年先后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將與時俱進,追求創新,營造一個適合學生成長的學校生態,讓他們逐步發現自我、喚醒自我,最終成為自我。